近年來,台灣的葬禮多以火化為主,但在曾經以土葬為主流的年代,撿骨師這樣的行業應運而生。葉振銘從小跟著爸爸一起去撿骨,一開始連棺木都不敢開,到如今已經燒了好幾千個人的骨頭。

過去振銘只要去撿骨,前妻就一個禮拜都不敢接近他,後來前妻生病,振銘發現幫忙照顧前妻的看護雅蒂,不但做事積極勤快,還不怕撿骨,對她頗為欣賞。前妻過世後,雅蒂回印尼,但振銘希望雅蒂能繼續在工作上當自己的助手,雅蒂也認為前雇主不但為人慷慨,也非常負責,兩人越走越近,決定共組家庭。

因為年齡差距太大,不但雅蒂的父母不太贊成,連移民署都懷疑他們是假結婚。歷經重重阻礙後,雙方總算結為連理。

兩人都是二婚,因為振銘已經有兩個成年的子女,而當時雅蒂也有一個國小的女兒,所以原本約定好不要生孩子。沒想到嫁到台灣兩年後,雅蒂看到人家生孩子,她也希望能和振銘有一個愛的結晶,吵著要生小孩,最後總算如願以償,生出了彥宏。


雅蒂獲得田中鄉公所表揚為模範母親


振銘對雅蒂和她的娘家都很好,為她買地蓋房,對她的父母和女兒從不吝嗇;但比起物質生活的充裕,雅蒂更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

因此,除了幫振銘撿骨、顧墳墓,雅蒂還到彰化各處的國小擔任印尼語的老師,去二社田社區大學學習中文,努力想融入台灣的社會,與一群印尼媽媽們組成了斯莉甘蒂舞蹈團參加了上百場的演出,還和當地的文化工作者莉莉老師,一起推廣新住民美食。

斯莉甘蒂舞蹈團參與了上百場的演出,原本不認同的振銘最後決定支持雅蒂


雅蒂是穆斯林,不吃豬肉,每年有一段齋戒月要禁食,每天要固定禮拜,飲食和生活習慣與振銘截然不同。兩人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最終找到了平衡。

文化背景不同倒是可以互相尊重,但是喜歡簡單生活的振銘,對於雅蒂得身兼數職,每天忙得團團轉的斜槓生活,還是不太能認同。

兩人最大的矛盾點在於金錢差異,振銘認為雅蒂喜歡分享、照顧有需要的人,但卻對存錢不在行,非常擔心母子倆未來沒有他的照顧,該怎麼辦?

雅蒂雖然是穆斯林,但是她對於台灣的民俗都能接受


雅蒂和其他來自東南亞的媽媽們推廣東南亞美食


雅蒂去教印尼語,也總是穿著印尼特色的服裝


兩年前,振銘發現自己罹患了肺腺癌,孩子才國小,太太又是新住民,他們怎樣規劃未來呢?來賓又能給他們什麼樣的鼓舞呢?

在台灣沒有娘家的雅蒂,把莉莉老師當成傾訴的對象


父子倆感情深厚,在爸爸生病之前,兩人都是一起睡覺的


雅蒂在印尼的親友




Introduction

Yeh Chen-ming, a Taiwanese "bone collector," and his Indonesian wife, Farida, have a love story that defies all odds. Despite the stark contrasts in their backgrounds—religion, diet, lifestyle, and a remarkable 23-year age gap—the pair found love together after weathering personal storms. Their bond deepened with the arrival of their son, Brandon; however, two years ago, a medical diagnosis threw their lives into turmoil. Today, we join the family as they navigate cultural differences, health battles, and the complexities of their relationship. How do they blend practicality with romance in their daily lives? What keeps exotic cuisine off the family dinner table? And how do they find strength and joy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Let's find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