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第七季
製作人 林彥輝
作家黃春明在《羅東味》中描述50年代的羅東。從臺北到蘇澳的火車,才過四結不久,一位住羅東的瞎子,站起來摸棚架上的行李,旁人問他怎麼知道羅東到了,他笑著說:「那麼傻,用鼻子聞也知道。」1924年起太平山的檜木運送至羅東,造就後來羅東木業盛極一時。用味道想像一個城市,羅東人自信中帶有一點豪氣。
1926年,一位20歲的日本青年來到羅東,投宿在中街旁的澤村旅館,隔天一早搭上往太平山的森林鐵道,他是鹿野忠雄,這是他探索台灣山林的起點。 現在中街已成水泥騎樓車水馬龍的商店街,只剩下保留百年的五福眼科,讓我們可以有跡可循,試著想像:五福眼科旁,一棟棟日式木屋取代水泥建築,依序逐漸連結成街町,木頭電桿從地上冒了出來,鹿野忠雄走過五福眼科前的黃土路面,前往竹林車站途中空氣有檜木的香氣。
從台東大武往北的台9線,緊貼台灣東南角海岸,太平洋的藍讓人讚嘆。循著導航抵達大鳥部落,這裡有個看太平洋的另一種方式。村落山形似大鳥展翅,從上往下看,經過的列車像是劃過海面,這是很療癒的過程。浩克相機待命了許久,才剛轉頭往上走,火車就經過了,沒關係,美景是需要等待的,這過程也看到海因為太陽轉變不同的顏色,不會白等的。
多年前,浩克有次旅行從車城廟口早餐店開始,琳瑯滿目的品項壯觀的寫滿了外牆招牌。蛋餅、漢堡、燒餅、饅頭是基本款,還有雞排、鍋貼、海鮮麵、控肉飯、鍋燒冬粉……。賣這麼多種類不會忙不過來嗎?老闆娘說:「因為開了幾十年的早餐店,大家想吃甚麼就跟我說,為了不讓大家失望,慢慢的,就變成這樣了。」除了讓人有選擇障礙的菜單外,店內牆上還貼了一張台灣旅遊地圖,看著圖上生動的景點地標,想像之後的旅行,這應該是一天最愉快的開始。
想像下一次的旅行,也在旅行中激發想像。想像有時候像拼圖,有時候是沒有邏輯的奔騰跳躍。
在人生旅途上,「想像」豐富生活內涵,讓視野無限延伸,這應該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