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年前,南台灣的海岸線是廣大的內海,海岸線外沙洲羅列。經歷無數日月星河,內海成了陸地,嶼圖上的古名已然逝去。滄海桑田,鹽業成為主要產業,風與海交織出各種變化,時而粗暴,時而廣闊,吹過海風的人,像一顆顆堅毅的顆粒,不曾真的離去。

時至今日,產業更替,蚵棚綿密、魚塭滿佈,鹽分地帶隱身成基因裡的密碼。旅人不知前方會有什麼?迎著狂風,踏上這片廣袤又看似貧瘠的土地,遇見不同的海、鳥、魚、人,像各色花朵,向海而生。

DAY1,浩克在北門、將軍

那是一陣從大海吹來的風,乘著膠筏,彷彿水面都在顫抖。旅人在紅樹林間想像,能否遇見一隻顏色特異的鳥飛過,送來一份飽含生命力的禮物。

北門是典型的海岸聚落,百年前大多在水面下。永隆溝通往潟湖,在過去、再過去,是台灣海峽,運鹽的船隻,曾經如此往來於澎湖、日本間。繁華走入歷史,僅存井仔腳的鹽鄉風光,老友有志就在這裡出生,經歷老家荒廢,人口外移,明明家鄉那麼美,修復的紅磚老房還是那麼喜歡,但一台遊覽車來,就多過全村人口了。與他告別時,總會帶著一點點過路的遺憾。

青鯤鯓—被大海環繞的村落,炎陽下曬著鮮物,總是家族與老人在手工勞動,虱目魚嶺跟火燒蝦乾,翻來覆去,那種海與日光的味道,令人眷戀。

冬天是曬池的時期,阿良的魚塭卻有各種活跳跳的混養魚,黑腹燕鷗也大方造訪。池裡的魔法簡單大方,四個字「善待土地」,一條條單吃就耐吃的虱目魚,自信的用最原本的味道與人相交。

DAY2,浩克在七股

比鳥還早起的,是鳥人。在黑面琵鷺的保護區,兩位透過信件結緣三十年,卻從未見面的鳥友初次碰面,因鳥而豐富的人生與情誼,也在一次次凝視著遠道而來的朋友中,深刻燃燒。

沿海地帶的小小聚落裡,總有大大的廟,那就是生活中心,各式攤車陸續抵達廟埕,廣播著阿公阿媽前來一週一次的一期一會。賣菜、賣魚的都是達人,獨式獨攤的鐘錶修理,都記錄著還沒被淘汰的老輩人情。

魚塭遍佈的七股,地景上有著大小水路,養殖發展蓬勃,蚵田連綿,遊湖的生態旅行帶著旅人看鸕鶿,登沙洲。君不見過往,便不知國土危脆,七股人卻知道,曾經是滄海變桑田,有一天,桑田恐將回歸大海……

人與海爭地,鳥能與人爭取棲地嗎?創褘的魚塭,是台江國家公園的第一批友善示範者,旅人穿著青蛙裝跟著洘窟,踏進不見凹凸的池底差點鬧出笑話,但每每曬池時,這裡就成了鷺鷥與黑琵的天堂,幸福到令鳥人羨慕,也才發現親鳥的秘密。

極西點的國聖燈塔佇立在沙洲,因為沙源流失,海岸線退縮,連燈搭都搬了三次家。自然無情,那光電板呢?旅人心裡藏著大哉問,只有願意面向大海的人們,依舊勇敢地前進。

對了,這片土地養出媽媽喜歡的虱目魚,這次一定要記得買回家。

 
 


台南沿海